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3-10
    上一期   
    基于线上销售的秋冬针织衫面料视觉感知与评价
    郑亮, 高倍倍, 温润
    2023, 31(2):  1. 
    摘要 ( )   PDF (35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装集视觉、触觉于一身,其品质高低需综合二者评价。线上销售产品的局限是消费者缺乏触觉体验,消费者满意度及购物效率因而降低。本文以线上销售秋冬纯棉和羊毛针织衫为实验对象,采用眼动仪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消费者注视规律,并对消费者在面料实物和销售页面两个维度的视觉感知进行主客观分析与评价,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纯棉和羊毛面料的线上展示,消费者注视基本遵循横向先中间后从左至右,纵向由上至下的规律;面料各性能触觉感知较视觉评分高,表明消费者对线上销售商品的性能感知存在欠缺,而对于纯棉面料的保暖感以及羊毛面料的柔软感和厚实感,视觉评分已接近触觉,可一定程度反映手感。此外,两种面料的柔软感、弹性感和悬垂感易通过视觉感知获得,而能体现秋冬特点的保暖感和厚实感在线上展示时应通过辅助方式加以突显;销售页面应侧重针织衫侧面展示并辅以相关文字描述。
    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服装设计与性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薛萧昱, 何佳臻, 王敏
    2023, 31(2):  12. 
    摘要 ( )   PDF (38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服装领域的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的构成,展示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以及三维服装建模技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并着重分析了近年来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服装设计与性能评价中的应用。利用三维虚拟试衣技术,设计者能够对服装结构和图案进行参数化设计,进一步推广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块化协同设计,针对特殊体型人群设计高质量服装;服装开发人员不仅能够对服装的悬垂性、图案颜色搭配等美观性能进行评价,而且能够利用服装压力、应力图谱以及衣下空气层厚度指标等对服装合体性、压力舒适性以及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目前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引出,其在未来将不断引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且低成本方向发展。
    基于改进ShuffleNet v1的服装图像分类算法
    曾华福, 杨杰, 李林红
    2023, 31(2):  23. 
    摘要 ( )   PDF (17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服装图像分类模型体积较大,缺少细分类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ShuffleNet v1的服装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以ShuffleNet v1为基础,通过优化模块的堆叠次数和网络层通道数来降低模型的计算量,满足算法的实时性要求;嵌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使得模型关注重要的特征信息,抑制无用的特征信息;设计非对称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加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自建的衬衫服装数据集中准确率为88.31%,分别高于ShuffleNet v1、ShuffleNet v2、MobileNet v2和ResNet50模型2.77%、3.69%、1.98%、0.62%;所提算法在DeepFashion的部分数据集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通用性;与基础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参数量仅为0.73M,模型参数量减少了约60%,实现了模型准确率和推理速度的提升。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服装图像生成研究进展
    施倩, 罗戎蕾
    2023, 31(2):  36. 
    摘要 ( )   PDF (29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步运用在服装零售、电子商务、趋势预测、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等服装产业技术中,并广泛覆盖相关品类的服务与产品。深度学习领域,图像生成模型主要包括深度信念网络(DBN)、变分自编码器(VAE)、生成对抗网络(GAN)。文章围绕GAN研究前沿对其变体发展进行分类梳理,将应用于服装领域最为广泛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在Text to Image、Image to Image、Image to Video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介绍,并分析其优化历程、优缺点以及适用类型;列举GAN在服装图像生成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服装横幅广告自动生成、个性化服装推荐与生成、服装与图案设计、虚拟试衣;最后针对服装图像生成研究挑战作出总结。研究认为,未来可在多模态生成模型研发、大规模时尚服装数据集构建、服装生成客观评估指标的3个方向展开研究。
    基于褶皱特征参数的男西装袖弊病类别的自动识别
    庹武, 郝潇潇, 郭鑫, 刘永亮, 陈谦
    2023, 31(2):  47. 
    摘要 ( )   PDF (47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自动判别男西装袖的弊病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图像处理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判别方法。首先收集不同弊病类型的男西装袖图像,借用MATLAB平台,对图像进行灰度化、灰度增强、二值化等预处理,绘制褶皱部位的灰度曲线图;然后基于灰度曲线图以及二值化图提取褶皱宽度、褶皱深度和褶皱斜率等3个特征参数;最后将提取的特征参数和对应的弊病类型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训练和识别,对男西装袖弊病图像的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对袖弊病类型的判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稳定性。
    脚踝-压力袜的三维接触压力有限元建模
    韩林原, 练婉婷, 杨允出
    2023, 31(2):  55. 
    摘要 ( )   PDF (33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模拟压力袜对不同围度脚踝所施加的确切压力分布,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的脚踝-压力袜仿真模型,模拟压力袜在穿着时对不同围度的人体脚踝施加的压力值。通过三维人体扫描获取脚踝初始形态尺寸,建立脚踝-压力袜几何模型。通过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建立Ⅰ级、Ⅱ级、Ⅲ级压力袜及脚踝的材料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医疗袜与腿部接触受力仿真模型。由仿真结果得到脚踝正前、后两点模拟压力值。结果表明:脚踝前部处所受压力值始终大于后部;穿着不同等级压力袜时,压力随压力袜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穿着相同等级压力袜时,脚踝所受的压力值随脚踝周长增长而增加,呈线性规律分布;经实测对比,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且有效的。
    静态混合器内分散相混合性能数值模拟
    祝鑫, 吕汪洋, 王刚强
    2023, 31(2):  63. 
    摘要 ( )   PDF (46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熔体纺丝过程中由于在线添加颗粒引起的熔体品质降低与混合性能变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针对不同结构与工艺参数的静态混合器进行了建模与求解,得到了后处理结果。同时,为了定量表征其混合性能,采用示踪粒子技术求解了分离尺度、停留时间分布以及最大剪切应力的累积概率函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由1升高到1.75时,管道内压力降由0.52 MPa上升至0.62 MPa,分离尺度差异不大,停留时间峰值逐渐减小,最大剪切应力大于5 kPa的概率提升到78%。进口流量从2×10-5m3s提升到8×10-5 m3s,熔体的压力降从0.52 MPa上升至2.00 MPa,分离尺度变化较小,停留时间的峰值变高,最大剪切应力大于10 kPa的概率达到83%。
    熔喷双槽形喷嘴内部通道气体流场数值模拟
    姜莹莹, 陈廷
    2023, 31(2):  72-79. 
    摘要 ( )   PDF (1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熔喷双槽形喷嘴气槽出口处宽度方向上的气体速度分布均匀性受内部气流通道结构的影响。为探究喷嘴内部通道结构对气体速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喷嘴内部气流通道的气体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用ANSYS软件中的Workbench平台建立出贴合实际的三维流场模型,并划分出符合网格质量要求的网格。在Fluent软件中设置求解器类型及定义边界条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气体在由气腔1流入通气孔A时,在通气孔A1至A4出口处的速度峰值及温度谷值各有不同,分布趋势表现为越靠近喷嘴外侧的气孔出口处速度峰值越大、温度谷值越小,越靠近喷嘴中部的气孔出口处速度峰值越小、温度谷值越大。且通气孔B出口处的速度峰值及温度谷值受通气孔A的影响,也呈现出与通气孔A出口处相同的分布趋势。
    苯二甲酸异构体的RPLC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
    张玉堂, 陈海相, 李晓莲, 李 冲, 郎巧文
    2023, 31(2):  80. 
    摘要 ( )   PDF (12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15%~4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苯二甲酸异构体在10~50 ℃范围内的色谱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分子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在RPLC中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根据苯二甲酸异构体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ΔH0和ΔS0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这些ΔH0和ΔS0的测定能为苯二甲酸异构体与疏水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为聚酯降解回收、生态环保、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质等分析任务提供基础数据。

    进口羽毛绒固体废物属性的鉴别方法
    2023, 31(2):  86. 
    摘要 ( )   PDF (33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口羽毛绒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各口岸鉴别结论存在差异。为统一鉴别尺度,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海关总署相关要求,结合口岸监管代表性案例,通过分析羽毛绒的感官、杂质、气味、浊度、耗氧量、残脂率、致病菌等性能指标,对样品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样品预期用途,对样品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全面探讨。确定了以“外观+理化指标+致病菌”为鉴别要素,以“动物器官、皮肤组织”为特征风险因子的鉴别方法,归纳了判定为固体废物羽毛绒的特征,给出了不同情况样品鉴别结论的出具方式。该方法可为进口羽毛绒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海关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甜菜碱型胶束-光致变色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郜政浩, 周应学
    2023, 31(2):  92. 
    摘要 ( )   PDF (7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制备具有高强度光致变色水凝胶材料,以丙烯酰胺(AAM)作为网络主单体,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富含正电荷的BS 12与光致变色钼酸铵[(NH4)6Mo 7O2·4H2O]静电作用相结合,采用化学交联和疏水缔合共同作用增强光致变色水凝胶力学性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分析了胶束的微观形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 Vis)、万能试验机分别测量了光致变色水凝胶的吸光度、透明度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材料表现出高透明性且在UV照射下仅需2 min出现颜色转变,在空气环境中很容易恢复到无色状态;其抗拉强度达到215 kPa,断裂伸长率可达1480%左右;且经过5次拉伸循环后,损耗能降低了约为46%,耗散能基本保持不变。
    三维编织和角联锁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响应
    朱丹, 张青菊, 刘胜凯
    2023, 31(2):  101. 
    摘要 ( )   PDF (46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高速冲击下应变率效应和结构效应,制备了碳纤维增强三维编织和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和高速摄影系统记录了三维编织和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在高速冲击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和渐进损伤过程。结果表明:编织和角联锁复合材料在高速冲击下都具有一定的应变率效应,并且都呈现剪切损伤,但编织复合材料呈现明显延性损伤而角联锁复合材料呈现明显脆性损伤。由于编织复合材料内部纤维束交织紧密,损伤后仍能承受一定载荷并且结构也能保持完整性,因此相较于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无纺布的粘弹性泊松比
    夏腾腾, 葛陈勇, 李健, 李红光, 李勇
    2023, 31(2):  107. 
    摘要 ( )   PDF (10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无纺布的粘弹性力学行为,精确计算其粘弹性泊松比。以粘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Laplace变换和蠕变应力条件,推导了由横向应变和松弛模量计算粘弹性泊松比的精确表达式。由蠕变实验和松弛实验数据,获得了无纺布横向应变和松弛模量随时间变化的Prony级数,并利用1stOpt软件模拟了无纺布的粘弹性泊松比时变曲线。结果表明:在蠕变条件下,随着载荷作用时间增加,无纺布泊松比逐渐增大并趋近于0.25。该方法可有效获得无纺布的粘弹性泊松比,为其后续生产加工所涉及的力学指标计算提供参考值。
    超低压降静电辅助PET PVDF织造结构滤材的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翟雯, 韩世娇, 范伟思, 芦路路, 李源, 蒋秋冉
    2023, 31(2):  112. 
    摘要 ( )   PDF (59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攻克空气滤材高滤效低压降难以兼顾的瓶颈,进一步提高滤材的过滤性能,在导电机织滤材的研究基础上增附储电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机织结构织物为基底,利用化学原位反应构筑结合层与导电层,而后采用静电喷涂技术构筑具有微米颗粒结构的聚偏氟乙烯(PVDF)储电层,最终获得具有超疏松结构导储结合特性的静电负载功能滤材。研究静电喷涂参数对滤材表观形貌、厚度、力学性能、电学性能、透气性的影响,并在有源静电负载条件下研究滤材的过滤性能以及积尘分布情况,基于电场模拟分析过滤机理。结果表明:随PVDF喷涂溶液质量分数提升和喷涂时间延长,在保证无细丝产生的条件下,PVDF附着量可在0~19.2 μgcm2之间调整;3%喷涂质量分数、3 min的喷涂时间为最佳参数;滤材厚度、表面比电阻、顶破强力、透气率不随PVDF附着量变化而有显著变化;滤材压降也无明显变化,可维持在超低值(6.7 Pa),但对PM2.5的滤效随PVDF附着量增加和电压的提高而提升,可达94.29%,品质因子高达0.43 Pa1;静电辅助下,积尘量减少,可推测静电排斥为除尘机理之一,有利于提升过滤性能,延长滤料使用寿命。
    包缠对喷气涡流纺粗特纱断裂强度的影响
    罗彩鸿, 王静安, 高卫东
    2023, 31(2):  122. 
    摘要 ( )   PDF (75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喷气涡流纺粗特纱断裂强度随线密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从包缠效果的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喷气涡流纺纱线包缠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构建量化指标包缠系数。检测喷气涡流纺不同线密度纱线的包缠系数,分析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断裂强度与包缠效果的相关性,建立并验证喷气涡流纺粗特纱断裂强度与包缠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纱线断裂强度随包缠系数的增加逐渐增高,包缠效果不良是喷气涡流纺粗特纱断裂强度劣化的原因。在生产实践中,依据断裂强度与包缠系数的关系模型,优化涡流纺工艺,可使喷气涡流纺粗特纱断裂强度得到显著改善。
    金属长丝复合导电纱的纺制与性能
    陶丽珍, 周锁林, 廖兰兰
    2023, 31(2):  130. 
    摘要 ( )   PDF (35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金属长丝在纺织上的应用,选用铜镁合金长丝、金属铜长丝与不锈钢长丝,利用赛络菲尔和赛络纺工艺制备金属长丝复合导电纱,对比测试了不同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电热性能。对照FZ T 12071—2021《导电纱线》产品标准,复合导电纱的断裂强度达到相应技术要求,导电性能达到A类产品要求。结果表明:金属长丝复合导电纱具有优良的定伸长循环拉伸、定负荷循环拉伸性能;金属铜长丝、铜镁合金长丝较不锈钢长丝具有更为优良的电热性能。通过复合纱的设计和纺制,金属长丝导电纱力学性能达标、电热性能优良,可以用于开发功能纺织产品。
    GO-QAS∕棉复合纱线的构建及其性能
    齐庆欢, 廖焕如, 张庆, 师晓含, 周玉嫚
    2023, 31(2):  139. 
    摘要 ( )   PDF (68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有抗菌纺织品加工方法存在问题,利用静电纺喷技术,将接枝有机硅季铵盐的氧化石墨烯(GO QAS)均匀喷射在棉网表面,经后序集聚加捻,构建GO QAS 棉复合纱线。结果表明:当纺丝电压为 35 kV 、棉网厚度为3 mm、GO QAS质量浓度为4 mg mL时,GO QAS在静电力作用下能够稳定喷射在棉网表面,同时GO QAS包裹卷绕在棉纤维表面;进一步集聚加捻获得的GO QAS 棉复合纱线也显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具有大于99.99%的抗菌性。基于静电纺喷工艺路线,通过对氧化石墨烯不同的功能改性,还可制备多重功能因子组合的复合纱线,从而实现纱线的多功能改性。
    加热型织物系统的热传递性能
    张雪原, 吕凯敏, 戴宏钦, 谢丹, 夏媛媛
    2023, 31(2):  146. 
    摘要 ( )   PDF (15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优化电加热服的设计,建立皮肤、衣下空气层与加热型织物的组合体,探索其对加热型织物系统传热性能的具体影响。选用6种不同的织物,并通过在测试板与织物之间放置不同厚度的分隔板来模拟衣下空气层,分析加热装置关闭与打开时加热型织物系统的热阻和加热装置提供给测试板的加热功率的变化,评价织物系统的热量传递。结果表明:不论加热装置是否开启,加热型织物系统的热阻都随空气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加热装置打开时织物性能对织物系统热阻的影响增强;加热装置放置位置越靠近皮肤,加热效率越高。
    纸纱∕再生涤复合纱及其针织面料的性能
    胡蝶飞, 王琰, 姚菊明, 夏新兴, 张国庆
    2023, 31(2):  152. 
    摘要 ( )   PDF (24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纸纱再生涤纶复合纱的可织性及其针织面料的综合服用性,采用MACH2SIG全自动电脑横机将纸纱再生涤纶(100.0、70.30、60.40)3种复合纱编织成纬平针织物,测试纸纱再生涤纶复合纱的条干均匀度、力学性能以及针织物的热阻、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折皱弹性和力学性能。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纸纱再生涤纶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再生涤纶含量比例增加,复合纱的条干均匀度下降,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提高;3种针织物经模糊综合评价所得的评判值分别为0.2942、0.3311和0.3737。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纸纱再生涤纶(60.40)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最佳。
    塑性醋酸酯淀粉用于纯棉特细纱的上浆性能
    周丹, 尹伊秋, 沈艳琴, 武海良, 姚一军
    2023, 31(2):  159. 
    摘要 ( )   PDF (37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醋酸酐为改性剂对淀粉乙酰化处理制备了醋酸酯淀粉,进一步通过柠檬酸氢二铵对其增塑得到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料。分析了醋酸酯淀粉的化学结构,研究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料的浆膜力学性能和增塑机制,测试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液黏度和热稳定性,并将其用于纯棉特细纱上浆工艺实践。红外测试表明醋酸酯淀粉结构上有酯基特征峰;与醋酸酯淀粉相比,塑性醋酸酯淀粉浆膜呈现高的断裂伸长率,这是由于柠檬酸氢二铵与醋酸酯淀粉结构上的羟基所形成的氢键作用,削弱了淀粉自身氢键网状结构,使分子链柔顺性提高。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液表现出高的黏度热稳定性,对纯棉特细纱浆纱效果良好。
    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复合胶乳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谢丽金, 谢子文, 李家炜, 杨晓明, 李耀邦, 戚栋明
    2023, 31(2):  167. 
    摘要 ( )   PDF (5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印花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牢度,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种子粒子、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PTFE/PAcr复合胶乳应用于涤纶织物(牛津布)的涂料印花考察了引入不同质量分数PTFE对复合胶膜的疏水性、热性能及对印花织物K/S值、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TFE/PAcr复合胶粒呈现核壳结构,随着PTFE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胶膜疏水性能增加,热稳定性提高。以复合乳胶为黏合剂的涂料印花涤纶织物K/S值为13.2、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较传统聚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印花织物具有更好的色深和耐摩色牢度;经100 h连续日晒测试,印花织物的色深和色牢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虞美雅, Rahmatulloev Kishvar, 毛丽娟, 吴晶瑾, 沈国建, 邹专勇
    2023, 31(2):  177. 
    摘要 ( )   PDF (12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丰富高分子抗静电剂的组成并探讨其在涤纶材料上的应用,选用多种功能单体合成了非离子和阴离子型两类抗静电剂,并将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熔融共混制备了抗静电PET注塑样品,表征了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热学以及抗静电性能,重点考察了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中的磺酸盐组分对抗静电剂的热学性能、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阴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对PET基体的抗静电性能、表面亲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以及阴离子型抗静电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优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当添加的磺酸盐摩尔分数为14%时,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相对最优;当阴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PET注塑样品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了4个数量级,表面接触角下降了50.81%,其抗静电性能以及表面亲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漆酶/TEMPO体系催化氧化处理对黄麻纤维木质素的影响
    刘玲, 徐帅, 王汇锋, 董爱学
    2023, 31(2):  185. 
    摘要 ( )   PDF (11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漆酶/TEMPO体系对黄麻纤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通过Klason法测定处理前后黄麻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有机元素分析法、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以二氧六环法从黄麻纤维中提取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分布、元素含量与化学结构。结果表明:经漆酶/TEMPO处理后黄麻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由10.83%降为8.59%,纤维上存留的木质素亦发生了降解,重均分子量由439938 Da降至238704 Da。黄麻纤维经过漆酶/TEMPO体系处理后,木质素的碳元素含量升高,氧元素和OCH3含量降低,醇羟基数目减少,酚羟基数目稍有下降,并且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有所转变,其中β-β、β-1和β-O-4结构比例有所降低,β-5结构增多,说明漆酶/TEMPO催化黄麻纤维木质素发生氧化反应并伴随有一定脱甲基化作用,木质素降解以β-β、β-O-4和β-1键断裂为主,而后形成β-5连接。
    基于纺织品的浸轧-蓝晒工艺优化及性能评价#br#
    魏云航, 杜姗, 谭宇浩, 周美玲, 卢士艳, 杨红英, 周伟涛
    2023, 31(2):  191. 
    摘要 ( )   PDF (3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纺织品蓝晒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用K/S值对比棉、亚麻和蚕丝织物蓝晒效果,通过感光剂扩散及蓝晒实验分析颜色差异的原因,得到润湿性对载体蓝晒效果影响显著,调控载体表面感光剂扩散性对蓝晒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优化浸轧-蓝晒工艺,研究感光剂浓度、混合比例、曝光时间等因素对蓝晒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仪表征蓝晒棉织物形貌变化以及温度-质量变化关系,探讨普鲁士蓝沉积机理。结果表明:浸轧-蓝晒法棉织物最佳工艺为感光剂浓度140 g/L、混合比例VA∶VB=1∶1、曝光时间20 min;蓝晒棉织物表面均匀沉积大量固体颗粒,平均直径约(0.42±0.16 ) μm,且热重分析残渣率提升至14.22%,表明普鲁士蓝经过浸轧-蓝晒工艺成功沉积于棉织物表面;蓝晒棉织物强力损失约24.5%,伸长率无明显变化,耐水洗牢度4级,满足服用要求。
    TiO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
    葛烨倩, 徐佳琦, 曹 琪, 张霞霞, 王益峰, 许福军
    2023, 31(2):  197. 
    摘要 ( )   PDF (40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采用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以钛酸四丁酯(TBT)为钛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聚物模板,制备PVP/TBT复合纳米纤维膜,再经煅烧得到连续TiO2纳米纤维。通过SEM、XRD、TG测试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使用TiO2纳米纤维为光催化剂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450℃下煅烧得到的TiO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染料质量浓度为20 mg/L,TiO2纳米纤维与染料质量比为1∶75的条件下,20 min时的降解率为93.31%,80 min的降解率为99.83%,效果显著。
    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
    乔阳阳, 刘明雪, 刘琼溪, 周岚, 邵建中
    2023, 31(2):  204. 
    摘要 ( )   PDF (28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控溅射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薄膜沉积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品功能化、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以及膜基结合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基材上的沉积原理和特点,靶材分类及常见靶材的应用特点,并指出磁控溅射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改善策略。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纺织染整业的可持续发展。
    粘胶纤维的改性方法
    张俊奇, 郭勇德
    2023, 31(2):  218. 
    摘要 ( )   PDF (47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粘胶纤维改性作为改善纤维性能,赋予纤维功能性的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改性可以赋予粘胶纤维抗菌、阻燃、导电、高吸附、磁性、抗炎、止血等功能,拓展了粘胶纤维应用领域。本文对粘胶纤维功能化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化学法中的接枝共聚、原位合成、化学交联、氧化和醚化;物理法中的后整理、等离子体处理和共混;生物法中的酶处理等方法。讨论了功能性粘胶纤维的应用及发展潜力,以期为功能性纤维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纤维缠绕工艺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上的研究进展
    黄泽升, 竺铝涛, 沈伟, 陈立峰
    2023, 31(2):  230. 
    摘要 ( )   PDF (48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金属压力容器相比,采用纤维缠绕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具有很好的减重效果,改变了氢气、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储存和运输原则。首先介绍了网格理论提供了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壳体设计解决方案;其次指出了非测地线缠绕工艺的研究引领了对纤维缠绕线型设计的发展;然后对不同缠绕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综述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缠绕层成型工艺、缠绕层质量以及缠绕层检测标准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纤维缠绕工艺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上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展望。
    防水透湿膜在纺织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仇慧丽, 杨群, 崔进, 裴刘军, 胡庚昊
    2023, 31(2):  244. 
    摘要 ( )   PDF (38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水透湿膜是一种兼具耐水渗透性和水汽透过性的功能膜材料,其与纤维面料复合,可制备具有独特防护性和兼顾透气、透湿于一体的舒适型功能性纺织品。目前,用于可穿戴纺织品的人体环境交互领域的湿热传输膜材料主要有聚四氟乙烯疏水膜、聚氨酯亲水膜和静电纺丝纤维膜。本文对这3种防水透湿膜的结构、制备方法、防水透湿机理及应用性等进行综述,总结防水透湿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趋势,并对未来智能防水透湿薄膜的研发重点做出展望。
    静电纺丝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海贞, 马闯, 魏肃桀, 周泽林, 田征坤
    2023, 31(2):  256. 
    摘要 ( )   PDF (5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化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在储能和能量转换装置、传感器、储氢介质等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柔性应变压力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