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中医脉诊信息采集手套的研制
    王葎菲, 朱伟刚, 罗坚义, 黄爱萍, 谢 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2): 1-8.  
    摘要1090)      PDF (3726KB)(90)    收藏
    针对当前中医脉诊设备体积庞大、操作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灵敏度较低以及操作繁琐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脉诊信息采集手套。该手套的柔性传感器由十字交叉的碳纤维构成传感单元,分别分布在手套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位置;以铜线为传导线,通过手指设计的夹层通道与传感单元连接,将脉诊信息传输至手背的电路板模块;信息数据通过电路板处理后发送至手机、计算机终端,并上传至云数据库。测试结果表明:在0~0.2 N脉压力范围内,传感器表现出超高的灵敏度(201.305 N-1),能有效识别微弱的脉冲信号;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均为82 ms,能够实时监测压力信号的变化;在2.0 N的外力作用下,经过1000次循环测试,该传感器前后电阻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性。该装置可以将脉诊信息数字化、规范化,可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更稳定、丰富的数据提示及参考,也为居家自助诊脉以及云端诊病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层叠式织物压力分布传感系统的构建及测试
    陈俊鹏, 王小东, 张积康, 吕鹏, 裴泽光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2): 9-17.  
    摘要892)      PDF (9540KB)(28)    收藏
    为实现对人体或物体的压力分布特征的监测,构建了一种层叠式织物压力分布传感系统。该系统由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封装织物层以及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织物压力传感阵列由两层基底织物对向叠放构成,其中沿上层基底织物底面纬向和下层基底织物顶面经向分别等间隔缝纫有镀银导电纱线并印刷压敏材料,在经向和纬向导电纱线的交会处形成传感单元。对织物压力分布传感系统的传感单元的电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构建的织物压力分布传感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单元电阻值的倒数与压强近似呈线性关系,展现出良好的压阻响应特性;经过500次循环压力测试,传感单元可对外界信号作出稳定的响应;采用双层叠合结构的压力传感阵列使织物压力分布传感系统中各传感单元初始状态一致性较好,并有效减轻了传感单元之间因串并联通路而引入的噪声干扰,因此可较好地呈现被测物体所施加压力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提高动物福利的可穿戴产品研究进展
    沙莎 , 刘梦婕, 迟诚, 刘雅婷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2): 18-26.  
    摘要668)      PDF (3040KB)(26)    收藏
    为提高动物福利水平,降低动物疫病风险,从动物情感需求、生理需求和智能化疾病诊断角度出发,对动物可穿戴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在消减动物心理问题、监测动物行为和生命体征等方面,综述了可穿戴产品在提升动物福利方面的方法原理。分析发现:目前的技术水平虽然在理想状态下能够提高动物福利,但实际环境干扰因素多、产品续航低、穿戴时容易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动物在特殊环境下的功能需求。最后指出动物可穿戴产品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动物福利水平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一维结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研究进展
    岳欣琰, 洪剑寒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2): 27-39.  
    摘要515)      PDF (5201KB)(87)    收藏
    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多功能、易携带的可穿戴设备需求日益增长,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一维结构柔性传感器具备优异适形性、高集成度和性能稳定等优势,有助于开发高性能、可连续生产、多场景应用的可穿戴柔性电子产品。文章分析了用于一维结构穿戴柔性传感器的导电敏感材料和柔性基底材料,对一维结构穿戴柔性传感器的制备工艺进行划分,从表面涂层、纤维制备以及结构变化方面总结了各种一维结构穿戴柔性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文章讨论了一维结构柔性传感器当前研究中需要突破的工作,对其在可穿戴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为相关可穿戴柔性器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价值和工程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元宇宙时代下虚拟服装的研究进展
    顾善琪, 胡连信, 王泽峰, 陈 旭, 楼炯楠, 刘奇龙, 张格格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3): 129-140.  
    摘要467)      PDF (2359KB)(114)    收藏
    虚拟服装是时尚产业中的新兴领域,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其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备受关注。为探讨元宇宙时代下虚拟服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总结了虚拟服装运用的关键技术以及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调查研究发现,虚拟服装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建模、动态模拟、渲染、交互等方面,其中动态模拟和实时渲染是技术难点和热点。这些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虚拟服装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个性化的虚拟服装体验。然后介绍了虚拟服装的市场演化、应用场景等。在元宇宙时代,虚拟服装市场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至游戏、社交、娱乐和教育等领域,这为虚拟服装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智能柔性织物传感器的漏尿频次监测系统研究
    周金利, 王 政, 周知艇, 李云飞, 熊 帆, 李红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3): 91-101.  
    摘要450)      PDF (5519KB)(39)    收藏
    为诊断每位尿失禁患者的漏尿频次,治疗尿失禁问题,在尿片中嵌入织物功能电极,连接到自制的可穿戴式尿失禁患者漏尿频次监测系统,制备出智能尿片,根据功能电极电阻值的变化监测漏尿的频次。结果表明:每个功能电极连续监测次数可达15次以上,平均准确率达86.2%,灵敏度达73.5 kΩ/(0.1 mL)。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尿失禁患者监测漏尿频次的简便方法,也可用于患者评估基本健康状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智能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应用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导电纤维在新型纺织品中的应用进展
    谢金林, 张 京, 郭宇星, 赵志慧, 邱 华, 顾 鹏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241-254.  
    摘要199)      PDF (7451KB)(249)    收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导电纤维/纱线为原料织造而成的现代新型纺织品在抗静电、电磁屏蔽、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由于传统金属导电纤维手感差及传统碳纤维难以进行色彩再加工等原因,限制了传统导电纤维在现代纺织品尤其是智能纺织品上的发展与应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导电纤维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导电纤维的分类、制备方法、应用等几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导电纤维在新型纺织品中的应用进展。文章将导电纤维分成无机导电纤维、有机导电纤维和复合导电纤维等三大类,介绍了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如纺丝法、涂覆导电层法等;并着重介绍了导电纤维在抗静电、抗电磁辐射和纤维基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最后,文章总结了导电纤维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并指出其在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期望导电纤维不仅在传统的抗静电、抗辐射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能与物理、电子等学科进行交叉,在智能可穿戴电子器件、柔性能源存储及多功能纺织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的鉴别
    桂祖文, 徐昊宁, 陈海相, 余志成, 王 磊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1-8.  
    摘要192)      PDF (1466KB)(153)    收藏
    栀子黄植物染料因色光靓丽、性能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印花,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规范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对其进行鉴别;为填补植物染标准体系的缺失,现需要建立对栀子植物染系列产品的鉴别方法和标准。因此,文章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鉴别栀子黄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了确定,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上萃取的染料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藏红花素Ⅰ、藏红花酸可以作为鉴别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的标志物。栀子黄植物染料的质谱中检测到分子离子峰m/z=975.3472和m/z=327.1553,保留时间分别为0.61 min和1.38 min;染色真丝面料萃取液的质谱中检测到分子离子峰m/z=975.396和m/z=327.1489,保留时间分别为0.61 min和1.38 min;两者均与藏红花素Ⅰ标准品0.61 min和藏红花酸标准品1.36 min的出峰时间相近,在允许的±2.5%偏差范围内,由此可确定该染料和染色真丝面料为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背板层间粘结性能对SiC/UHMWPE复合装甲防弹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汪勇峰, 蒋培清, 张波, 蔡俊东, 张华鹏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1-11.  
    摘要169)      PDF (5627KB)(139)    收藏
    为了提高轻型复合装甲弹道防护能力,基于显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程序,采用Tiebreak接触方法,建立不同粘结条件下SiC/UHMWPE复合装甲抗7.62 mm穿甲燃烧弹的弹道侵彻模型,研究了SiC/UHMWPE复合装甲中复合材料背板粘结性能对复合装甲弹道性能、弹道极限速度、能量吸收和损伤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粘结性能提高,SiC/UHMWPE复合装甲的弹丸停止时间缩短,背板鼓包高度降低,弹道极限速度降低;随着粘结性能减弱,复合材料背板分层更加明显,更多复合材料以拉伸方式变形破坏,吸收更多的弹体动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仿生设计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张 蕊, 郑莹莹, 董正梅, 张 婷, 沈利铭, 王 建, 邹专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226-240.  
    摘要142)      PDF (11106KB)(130)    收藏
    为进一步推动仿生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仿生智能织品的应用领域,对近几年国内外仿生设计纺织品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基于仿生设计的隔热纺织品,归纳了仿动物毛发中空结构、羽绒分支结构以及其他生物结构的隔热纺织品;简要概述了仿生蝴蝶翅膀和仿其他生物结构的结构生色纺织品;然后分析了基于仿生设计的超疏水纺织品,总结了仿荷叶、水黾腿以及其他生物结构的超疏水纺织品;阐述了受人体皮肤结构启发的智能纤维以及受自然界中不同动植物结构启发的仿生智能传感纺织品;最后总结了仿生智能纺织品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仿生设计智能纺织品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织物起毛起球客观评级分析
    吴骏, 徐天, 于坤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1): 1-8.  
    摘要130)      PDF (5020KB)(149)    收藏
    为了有效克服目前人工检测速度慢、误差大、主观性强的问题,更快速、准确、客观地对机织物起毛起球样本评级,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的Wide-SqueezeNet网络。首先制作了两种成分不同的机织物起毛起球数据集。根据机织物起毛起球图像中毛球形状大小不一以及分布不均的特点,在网络中改进Fire模块,其中增加了短连接来解决训练中梯度发散等问题,在短连接中使用两个3×3小卷积核来减少计算量并且获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信息,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来提高准确率;其次为了减少整体的计算量,在网络预处理时将图像统一到224×224大小,并且将网络中普通卷积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多尺度特征融合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改进网络,机织物起毛起球的客观评级准确率可以达到99.333%。相比于基础网络SqueezeNe、Resnet、MobileNet、DenseNet、ShuffleNet,该方法的提升分别为2.220%、1.777%、2.666%、1.333%和2.220%。与人工检测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相比,该网络只需要0.072 s即可检测一幅图像,检测速度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共价有机框架作为通道材料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及性能
    王科, 金达莱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117-124.  
    摘要124)      PDF (7264KB)(128)    收藏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由于具有器件制造简单、可拉伸、相对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开关电流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保健产品、水处理和食品检测等领域。然而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材料往往受限于沟道材料的低化学稳定性以及低电子和离子迁移率等。共价有机框架(COF)由于具有稳定的共价键、良好的面内π-π共轭以及面外有序结构有望成为新一代的OECT沟道材料。本文通过一种表面引发方法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COF薄膜,并用于OECT器件的组装,具有约100倍的开关比、0.4 V的低阈值电压和0.53 cm2/(V·s)的场效应迁移率。该研究结果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拓宽了道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rGO/MWCNT/PDMS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br#
    陈岭, 任孟, 张德锁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22-29.  
    摘要123)      PDF (4174KB)(116)    收藏
    为开发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通过方糖颗粒造孔,并掺杂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MWCNT/PDMS多孔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比较研究了单一掺杂MWCNT和复合掺杂对提升传感器灵敏度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掺杂后PDMS多孔海绵的结构以及掺杂含量对灵敏度的影响,测试了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迟滞性、循环稳定性等关键传感特性,探讨了其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rGO的共混掺杂能够有效改善MWCNT掺杂时的团聚问题,保持PDMS基海绵的多孔结构,并有效提升了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当MWCNT与rGO质量比为1∶1,掺杂含量为2.5%时,rGO/MWCNT/PDMS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在0~0.5 kPa压强范围内的灵敏度达到了31.324 kPa-1,是纯PDMS的4倍多。同时,该柔性压力传感器还表现出较快的响应时间,极小的迟滞误差,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利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所设计的智能鞋垫对不同脚部压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反馈,展现出其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吸声隔音功能纺织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潘蕾蕾, 范 硕, 王宇轩, 张红霞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216-225.  
    摘要123)      PDF (2166KB)(295)    收藏
    由于纺织材料在中低频声波段的吸声隔音能力薄弱,为提高其在中低频区域的降噪性能,制备出吸声隔音性能更加优异的纺织材料,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纺织材料的吸声隔音的优势和吸声隔音机制;随后分别对多孔吸声复合降噪材料、多孔与共振复合降噪材料、多孔与阻尼复合降噪材料这3种纺织复合降噪材料的研究进展作出详细介绍;最后指出未来吸声隔音纺织材料的开发应朝着结构多样化、材料复合化、方式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及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陈钦钦, 徐兆梅, 马廷方, 付飞亚, 刘向东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66-75.  
    摘要122)      PDF (8110KB)(123)    收藏
    为改善细菌纤维素(BC)干燥薄膜(简称干膜)的力学性能,在保留BC原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溶剂置换、热压工艺首先制得BC干膜,进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机械剥离法制备高强度纳米纤维膜(NFM),对所得NFM的结构、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加捻NFM的方法制得BC纤维,并且通过在加捻前复合碳纳米管(CNT)得到了应变传感纤维。结果表明:一次(1st)、二次(2nd)和三次(3rd)机械逐层剥离得到的NFM厚度逐渐降低,分别为8.0、6.5、5.0 μm;3种NFM的吸水率较BC干膜均显著增加,其中3rd-NFM的吸水率最高,为2284%,是BC干膜的2.4倍;3rd-NFM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38.0 MPa,为BC干膜的11.7倍;通过对人体运动(包括手指、手腕的弯曲和吞咽动作)的监测表明,CNT赋予了BC/CNT纤维良好的电阻响应性,使其在0~2%的相对电阻变化范围内,具有较好应变传感性能,拓宽了该纤维在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改善Lyocell纤维原纤化的连续式无盐轧染工艺
    唐奇, 何奕, 郑今欢, 王成龙, 王直成, 柴丽琴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9-16.  
    摘要120)      PDF (2793KB)(140)    收藏
    为解决Lyocell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用量大、纤维原纤化等问题,分析了Lyocell织物的连续式无盐轧染染色技术,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浸轧次数、碱剂及尿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浸染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yocell织物活性染料轧-烘-焙最佳的染色配方和工艺为碱剂25 g/L,尿素60 g/L,二浸二轧,160 ℃下焙烘2 min。相比传统浸染工艺,连续式无盐轧染染色可获得更高的染色深度,且改善了原纤化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喷丝板结构对熔融纺丝挤出过程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沈泽坤, 王 会, 应起繁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80-91.  
    摘要108)      PDF (5822KB)(236)    收藏
    熔体在喷丝板微孔内流动时的稳定性和流场分布的均匀性是后续决定纤维成型质量的关键,这对熔体挤出前后的速度差、流道内的剪切速率分布和口模段内径向速度均匀性提出了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涤纶工业熔融纺丝中的聚合物微孔挤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聚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熔体在微孔内流动过程的速度、压力和剪切速率分布,讨论了熔体挤出前后的速度差和剪切速率分布对熔体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评价口模段内熔体径向速度分布的流动非均匀系数,指出不同长径比和收敛角分别通过改变流动充分发展段长度和口模段入口处径向速度分量来影响流动非均匀性。研究发现非均匀系数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收敛角的增大先减后增。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为3,收敛角为74°的喷丝板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涤纶织物碱减量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陈麟国, 张红娟, 丁 磊, 裴刘军, 王际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61-71.  
    摘要107)      PDF (4091KB)(127)    收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舒适度愈发重视,碱减量技术在改善涤纶织物的手感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然而涤纶碱减量技术也有着许多缺点。本文针对涤纶碱减量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碱减量技术的原理以及目前清洁生产的发展背景,着重介绍了利用促进剂提高涤纶碱减量效果的方法,并分析了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基于使用促进剂的优缺点,指出未来促进剂的发展方向,提出碱减量与涤纶染色一浴进行是精炼涤纶染整加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以期对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力学稳定性研究进展
    韩井闯, 宋立新, 熊 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249-258.  
    摘要104)      PDF (6799KB)(73)    收藏
    近年来,随着钙钛矿光伏技术的迅速发展,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重量轻、高效率和高柔韧性等特点,在柔性可穿戴设备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学者在柔性基底、柔性电极、电荷传输层、钙钛矿薄膜及其与界面处的力学稳定性的改善工作,同时阐述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力学性能实验测试方法以及有限元模拟验证的进展状况,为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最后,对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中国废旧军服面料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刘洋, 姚响, 杨革生, 郁秀峰, 张耀鹏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1): 119-129.  
    摘要101)      PDF (1472KB)(72)    收藏
    为促进废旧军服面料的高值化回收利用,总结了国内07式军服的种类及其面料特征,系统分析了目前开纤纺纱法、再生聚酯切片法、涤棉分离技术等废旧军服面料的回收利用方法,并对废旧军服面料回收再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研究表明:目前废旧军服面料的回收利用主要聚焦于涤纶组分的简单再利用或回收制备高值再生聚酯切片,较少关注军服面料中其余组分的高值回收利用。针对废旧军服面料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涤棉混纺面料,采用有效的涤棉分离技术高效分离涤纶和棉纤维,并以此作为原料分别制备再生聚酯切片和再生溶解浆,进一步以再生棉浆粕为原料制备再生纤维素产品将非常有前景。因而,开发高效的涤棉分离、废旧涤纶和棉纤维的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实现废旧军服面料综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PLCL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润湿性调控与机理
    朱雪滢, 邓霁霞, 黄晨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4): 1-9.  
    摘要100)      PDF (6966KB)(77)    收藏
    为探究三氟乙酸(TFA)对聚丙交酯-己内酯(PLCL)润湿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静电纺丝溶液中六氟异丙醇(HFIP)和TFA的配比,在不添加任何亲水成分和后整理剂的情况下,通过一步法实现PLCL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润湿性调控。将PLCL溶于HFIP和TFA的混合溶剂后进行静电纺丝,随着TFA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100%,PLCL大分子链段逐渐变短、纺丝液黏度降低,纤维平均直径从1.036 μm降低到0.611 μm,接触角从121°(液滴法)降低到46°(气泡法)。通过EDS、红外、热重、XRD及核磁氢谱测试研究机理,结果表明:TFA的加入并没有使PLCL分子产生新的化学结构,但会使PLCL中的PLA链段和PCL链段发生水解,导致PLCL大分子链段中疏水性酯基数目减少,PLCL亲水性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简单高效制备出亲水PLCL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口罩颗粒物泄漏率测试仪的校准方法
    刘素梅, 戚海洋, 潘孙强, 胡朋兵, 叶翔宇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152-159.  
    摘要100)      PDF (1795KB)(47)    收藏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确保口罩颗粒物泄漏率测试仪的计量准确性对于控制口罩防护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照气溶胶发生-气溶胶混匀-气溶胶采集检测这一技术路线开展气溶胶发生介质为NaCl颗粒物的口罩颗粒物泄漏率测试仪的校准方法研究,具体涉及到气溶胶发生流量、气溶胶颗粒物测试浓度、气溶胶颗粒物粒径分布及质量中位径、检测仓内气溶胶颗粒物空间均匀性、气溶胶采集流量、气溶胶质量浓度示值误差6个项目,分别确保气溶胶发生、混匀、检测3个环节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口罩颗粒物泄漏率测试的量值准确。文中重点对校准设备的选取和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实施校准测试实验,验证了相应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制备及其在光固化涂层中的应用
    汪国慧, 侯栋梁, 章淑娟, 柴丽琴, 王成龙, 郑今欢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188-198.  
    摘要100)      PDF (10169KB)(54)    收藏
    针对目前废弃安全玻璃夹层中的废旧聚乙烯醇缩丁醛(Recycle polyvinyl butyral, rPVB)过度浪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rPVB,对纯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 PVB)进行研究,采用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 MA)对PVB接枝改性,得到PVB-M,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PVB-M配置成光固化涂层浆,通过测试涂层浆聚合性能,探明PVB-M改性机理、最优改性工艺和最佳涂层浆配方,对比改性前后PVB涂层浆聚合性能和涂层膜力学性能,加入高岭土进一步探究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涂层织物表面结构;在此基础上,将该工艺应用于rPVB的回收再利用。结果表明:PVB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温度70 ℃、改性时间6 h、MA 3 g;光固化涂层浆配方为光引发体系质量分数1%、樟脑醌(Camphorquinone, CQ)与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thyl 4-dimethylaminobenzoate, EDB)的质量比例为1∶1、PVB-M与丙烯酸羟乙酯(2-Hydroxyethylacrylate, HEA)的质量比例为1∶2。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5%时所制得的涂层织物表面结构均匀,遮盖性好。经对比发现,rPVB所制得的涂层织物表面结构与PVB涂层织物表面结构相似。综上表明rPVB可用于光固化涂层实现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和环保双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纬编针织物真实感建模与仿真进展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255-266.  
    摘要100)      PDF (4498KB)(119)    收藏
    为了促进针织物模拟仿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全面梳理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外观真实感模拟和物理真实感模拟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历程,阐述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从早期基于二维线圈模型的方法,到基于三维物理模型方法的转变和多样化发展过程。在总结各种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将会向模拟效果精细化、模拟实时交互化、织物类型多样化和应用领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杨倩, 翁鸣, 张梦茹, 王秀华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96-105.  
    摘要99)      PDF (3268KB)(133)    收藏
    以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为原料,使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制备了TPAE初生丝和牵伸丝。采用单纱强力机、X射线衍射仪及万能试验机等对TPAE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牵伸和热定型工艺对TPAE纤维结晶、取向、弹性回复率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牵伸倍数提高,TPAE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弹性回复率和沸水收缩率均增大,抗蠕变性能提高。随热定型温度提高,TPAE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和弹性回复率增大,抗蠕变性能提高,沸水收缩率下降。在牵伸倍数4倍,热定型温度为120 ℃时,TPAE纤维弹性回复率在定伸长15%时达91.5%,在定伸长50%时达90.7%,沸水收缩率达27%。研究结果为开拓TPAE在纤维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C@MnO2复合纳米纤维阴极的制备及在Zn2+电池中的应用
    方雪松a, 熊 杰b, 宋立新b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41-48.  
    摘要98)      PDF (8167KB)(98)    收藏
    为解决MnO2在锌离子电池充放电中导电性差的问题,将MnO2与碳纳米纤维复合以提高MnO2的导电性,通过微观核壳结构的设计改善MnO2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问题。以静电纺丝和退火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碳纳米纤维,采用湿化学方法和水热法使KMnO4在碳纳米纤维的表面还原为MnO2。XRD证实了α-MnO2和β-MnO2的存在且无杂质产生,SEM照片显示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C@MnO2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 A/g下,循环100次仍有83%的容量保持率,且可提供163.89 mAh/g的可观比容量。该长循环性能得益于碳纳米纤维与MnO2的协同作用,导电性的碳纳米纤维作为骨架促进了电子转移动力学,而MnO2纳米片则提高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促进了Zn2+扩散。此外,MnO2与碳纳米纤维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完整均一的结构也最大程度地改善了MnO2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与溶解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于改进YOLOv5和ResNet50的女装袖型识别方法
    曹涵颖, 妥吉英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1): 45-53.  
    摘要98)      PDF (3633KB)(51)    收藏
    针对女装袖型分类繁多、特征识别困难、检测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根据不同女装袖型的关联信息,结合注意力机制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和ResNet50残差网络,提出了一种女装袖子造型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从电商平台收集服装样本图像,按照长短大类和形态小类标记对女装袖型进行归类,建立了包含3600张图像的袖型数据集;其次,结合注意力机制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和ResNet50残差网络,设计了女装袖型识别方法;最后,在袖型数据集上开展模型训练,并通过实验验证袖型识别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进YOLOv5和ResNet50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女装袖型进行识别,整体识别准确率约93.3%。该女装袖型识别方法准确、便捷,可以实现大量服装款式的分类快速检测,提高服装设计效率,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助力我国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拓扑结构扩链的流变性和发泡性能
    南婧文, 周 锦, 黄文健, 王秀华, 张须臻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86-95.  
    摘要93)      PDF (5344KB)(114)    收藏
    为了通过设计具有拓扑长链的结构,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熔体模量,改善其发泡性能,分别采用多官能团酸酐扩链剂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环氧扩链剂四环氧丙基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对PET进行反应挤出改性。以核磁氢谱分析PET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利用旋转流变仪和转矩流变仪对PET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化学发泡法研究改性PET的发泡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扩链剂均成功对PET进行了拓扑扩链改性,且与PMDA相比,TGDDM改性PET具有更高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更低的损耗因子值。两种扩链剂协同改性PET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复数黏度、储能模量较高。当PMDA质量分数为1.0%时,或TGDDM质量分数为0.7%时,改性PET内部开始出现凝胶结构。发泡实验结果表明PET经改性后发泡性能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季铵盐/两性壳聚糖改性真丝织物及其协同增效作用#br#
    徐兆梅, 马廷方, 付飞亚, 刘向东, 姚菊明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17-27.  
    摘要92)      PDF (7078KB)(110)    收藏
    化学改性是进一步拓展蚕丝用途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传统单一物质改性难以同时实现绿色和高效改性目的。使用水溶性羧化壳聚糖(CMC)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作为反应原料经串联反应对真丝织物(SF)进行化学改性。期待CMC为GTA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GTA有助于稳定CMC并弥补其功能不足。对比分析了SF、SF/CMC、SF/GTA以及SF/CMC/GTA四种样品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能等。研究表明:串联反应在水溶剂中80 ℃条件下可成功实施。SF/CMC/GTA(1.5 mV)的Zeta电位相对SF(-26.3 mV)明显增加,其透气率和吸水率均最大,分别达到272 g·m-2·d-1和326%。SF/CMC/GTA抗菌效果最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在99.9%以上,上染率相对SF提高了55倍。研究结果可为丝绸的绿色染整加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特征提取和图像分类的螺旋网疵点自动检测
    王博润, 张 宁, 卢雨正
    现代纺织技术    2024, 32 (1): 36-44.  
    摘要90)      PDF (2505KB)(26)    收藏
    为了解决当前螺旋网人工疵点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思想的螺旋网疵点检测方法。首先,对螺旋网图像提取多模式多尺度的LBP特征,充分表征螺旋网图像的信息,通过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实现螺旋网疵点自动检测。结果表明:对于螺旋网疵点图像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采样半径为2,采样点个数为8时的均匀模式LBP的分类准确率优于其他模式和尺度的LBP,达到了100%,检测速度为0.48 s/张。通过对比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验证了本文方法对于螺旋网疵点自动检测的适用性,可以实现纺织企业中螺旋网的自动化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含夹芯分层复合材料综框的应力状态及失效机理
    邱海飞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12-21.  
    摘要89)      PDF (5405KB)(58)    收藏
    为提升织机开口系统工作效能,将层压板理论与复合材料综框设计相结合,以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料与蜂窝芯材为制备原料,通过WorkBench协同仿真环境及其ACP模块构建非对称层压板铺层方案,开发了一种基于夹芯分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仿真模型。根据开口系统等效力学模型,对弹簧回综力、凸轮提综力及纱线张力进行分析计算,以此实现碳纤维综框的有限元建模与力学性能仿真(包括静态特性、层间正应力、破坏形式及失效次序等)。结果表明:在横梁与边梁连接区域存在较大应力分布,最大Von-Mises应力约113.7 MPa;在相同铺层工艺条件下,上横梁的纤维层间正应力明显大于下横梁;横向剪切应力对中间蜂窝芯材影响相对较小;正应力S1、S2是影响综框疲劳强度的重要因素;单块层压板纤维层的失效次序为:1/5/4/2/8/6/3/7,失效危险区最大逆储备因子约0.755,为复合材料综框的设计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服饰警示用色测评方法与标准研究进展
    林瑞冰, 黄玉冰, 曹竟文, 熊枫情, 徐平华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259-268.  
    摘要87)      PDF (2571KB)(60)    收藏
    为厘清服饰警示色测评方法、提升警示性服饰设色效果,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警示色的测评方法,阐述了主观调查法、仪器测量法和图像分析法等测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警示色标准及应用现状进行梳理。着重从警示色设色机制、关键测评指标、测试设备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讨论。进一步地对影响警示色测评方法优化和发展趋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剖析,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测评应用等角度探讨警示色测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升需求,为警示类制服和日常服饰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纳米颗粒添食育蚕改性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
    余奕, 马明波, 周文龙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206-214.  
    摘要87)      PDF (2120KB)(38)    收藏
    为了探究纳米颗粒添食育蚕改性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选用2%质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铜添喂家蚕,将蚕茧脱胶后进行染色并测定上染率、色深值等指标,同时探究了酸性橙Ⅱ对蚕丝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添食能改善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改性蚕丝纤维的上染率和表观色深(K/S值)均高于空白组,洗涤20次后K/S值仍高于空白组1.5和2.0。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酸性橙Ⅱ对各组蚕丝纤维上染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且属于放热过程,较低温度下更适合染色;60 ℃下纳米TiO2和纳米CuO改性蚕丝纤维的实际吸附平衡饱和量分别比空白组高了0.14 g/kg和1.04 g/kg,计算得到染料吸附的最大值分别比空白组高了5.31 g/kg和14.58 g/kg,显示了改性蚕丝纤维更优的染色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熔体离心纺PBAT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工艺参数
    周乐乐, 李祥龙, 侯 腾, 周 静, 刘 术, 杨 斌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76-85.  
    摘要84)      PDF (11543KB)(45)    收藏
    采用自主设计的熔体离心纺丝设备研究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可纺性,并分析纺丝参数对PBAT纤维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机温度为220 ℃、喷丝器温度为200 ℃、电机转速为4000 r/min、收集距离为18 cm时纤维形貌最佳;纺丝温度的提高可有效避免纤维卷曲以及纤维细化;随着纺丝温度的增加,聚合物熔体黏度下降,流动性变好,制备的纤维分布更加均匀,纤维结晶度得到提高,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最大应力提高至15.3 MPa,最大应变为8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织物基太阳能蒸发器的研究进展
    何泓贝, 朱清楷, 任海涛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267-276.  
    摘要84)      PDF (2523KB)(96)    收藏
    随着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加剧,太阳能热脱盐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太阳能水热蒸发相比其他海水淡化方式具有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获得高效光热蒸发效率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收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并减少热量损失。此外,若要维持蒸发器的蒸发速率并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其具备优异的耐盐性能。织物具有的疏松多孔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的水运输,优异的柔韧性和弹性能与蒸发器更好地兼容。文章综述了织物基太阳能蒸发器的优势,光热原理,不同光热材料的光热效果以及提高耐盐性和蒸发速率的方法。最后对太阳能蒸发器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柔性大孔SiO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水诱导发电性能
    刘 舒, 丁新波, 林万里, 仇巧华, 李 雅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72-79.  
    摘要84)      PDF (5675KB)(107)    收藏
    为制备柔性大孔纳米纤维膜并将其应用于水诱导发电,以聚乙烯醇(PVA)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制备出二氧化硅(SiO2)溶胶。以SiO2溶胶为基底,聚苯乙烯(PS)纳米微球为制孔剂,得到前驱体溶液。通过调控前驱体溶液中的聚合物比例、煅烧温度,观测并分析所制备的SiO2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孔径分布和电荷性特征。结果表明:PS纳米微球的加入有助于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柔性大孔SiO2纳米纤维膜;通过对离子染料的吸附分析可知,SiO2纳米纤维膜具有负电荷性;对不同煅烧温度的SiO2纳米纤维膜进行水诱导发电装置输出电压的测量,发现煅烧温度500 ℃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最适合应用于水诱导发电,其最大输出电压为0.46 V。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光热-光催化双功能Au@Cu2O二元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对水的清洁处理
    董欣欣, 张华, 郑敏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6): 43-50.  
    摘要84)      PDF (6136KB)(79)    收藏
    为制备具有光热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织物用于净化水,通过分子组装制备出兼具可见光与近红外响应的金/氧化亚铜异质结纳米颗粒(Au@Cu2O),使用轧-烘-焙将纳米材料整理到棉织物上,得到可用于界面蒸发生产清洁水的光热-光催化双功能棉织物。利用SEM、TEM、UV-VIS-NIR、XRD、FTIR等对Au@Cu2O及Au@Cu2O改性棉织物进行形貌、结构的表征,并对改性棉织物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水的净化处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u@Cu2O改性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光热、光催化性能,在功率密度0.1 W/cm2的模拟太阳光源照射下,Au@Cu2O改性棉织物的蒸发速率为1.25 kg/(m2·h),太阳光-蒸汽转换效率为77.4%,可见光辐照180 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9.2%。制备的Au@Cu2O改性棉织物在净化水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丝素蛋白/茜草素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应用
    俞林双, 金万慧, 周颖, 杨悦悦, 雷彩虹, 朱海霖, 陈建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58-65.  
    摘要83)      PDF (4652KB)(53)    收藏
    为提高丝素蛋白纤维膜的止血抗菌性能,以茜草素为止血抗菌剂,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丝素蛋白/茜草素复合纤维膜,对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茜草素复合纤维膜形貌、吸水率、止血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茜草素复合纤维膜呈光滑致密、无串珠的网状结构,并具有较高的吸水率;随着茜草素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膜的抗菌性呈显著增加趋势,当丝素蛋白/茜草素质量比为10∶1时,丝素蛋白/茜草素复合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2.02±1.03)%和(98.03±0.28)%,其止血性能明显优于市售止血纱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R值对含二硒键聚氨酯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田千俊, 王 淋, 黄志超, 沈连根,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106-116.  
    摘要82)      PDF (4163KB)(55)    收藏
    通过绿色环保方式制备机械性能良好的自修复型聚氨酯(PU)新材料在智能纺织、高端皮革、柔性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采用无溶剂法,调整异氰酸根基团与羟基比值(R值)制备一系列含二硒键的PU,探究R值对PU自修复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U分子链中的二硒键、分子间交联以及氢键作用是R值影响其自修复性能的根本原因。当R值从0.90增至1.10时,PU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常温可见光条件下PU自修复能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自修复后的PU伸长率和修复效率呈下降趋势。当R值为1.05时,修复后PU拉伸强度最高达到2.13 MPa;当R值为1.10时,相比较原始PU样品(拉伸强度为2.47 MPa),修复后PU拉伸强度降至2.05 MPa,自修复能力明显下降。研究结果为自修复PU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层压复合防酸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延波, 张天艺, 庞蓉蓉, 陈志军, 杨波
    现代纺织技术    2023, 31 (5): 240-248.  
    摘要81)      PDF (5473KB)(62)    收藏
    防酸织物在减少酸性液体对人体的损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多层层压复合型防酸织物,其中表层和里层是经过防酸碱整理剂和强力提升剂后整理的涤纶机织面料,芯层是静电纺和热轧处理后的PVDF/PVDF-HFP纳米纤维膜。实验结果表明:热轧后的PVDF/PVDF-HFP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力有所提升,纤维直径分布在0.4~1.3 μm,孔径分布在2~3 μm。防酸效果较好,复合织物的酸接触角为138.42°(30% HCl),130.23°(80% H2SO4),30%HCl的拒液效率为91.17%,酸穿透时间大于30 min。耐水洗效果较好,透气率为34.47 mm/s,透湿量为3218.84 g/(m2·d)。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浸80% H2SO4酸后,强力下降率在18%以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