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纺织技术》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理事单位
开放获取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期刊动态
伦理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1
2
Previous
Next
《现代纺织技术》创刊于1985年,由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共同主办,2024年更变为月刊,是全国纺织领域具有权威性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多次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4年在北大核心期刊评价中“综合隶属度”同领域定量排名第3。2022年,期刊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和纺织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并新增“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等重要数据库收录。2023年,期刊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现代纺织技术》秉承严谨求实的办刊作风,以“现代纺织”为特色,主要报道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化学品、服装服饰、纺织装备、纺织行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具有高水平的同行评议机制,高效率的审稿发表流程,致力于纺织科技重要窗口建设。热忱欢迎国内外纺织行业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2025年 第33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5-06-10
上一期
变关键参数下Miura-ori结构机织物的性能
文洪权, 刘奇, 曹群香, 罗杰, 陈丽杰
2025, 33(06): 1-8.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1
摘要
(
)
PDF
(77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制备绿色、高效的水溶性纳米纤维,对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和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喷射纺丝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冷凝干燥、吸附干燥和红外加热等技术与溶喷纺丝工艺集于一体,降低了环境湿度对水溶液纺丝性能的影响;调整纺丝液性质、优化牵引风量和溶液流速等参数,改善了PVA纤维的表面形貌;采用酒石酸(TA)作为交联剂,增强了纤维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提升了PVA水溶液溶喷纺丝性能,拓宽了其在催化、过滤、储能、传感及生物医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聚乙烯醇氧化自交联亲水改性
汪 超, 竺哲欣, 王刚强, 吕汪洋
2025, 33(06): 9-16.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2
摘要
(
)
PDF
(77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过硫酸盐引发聚乙烯醇自身交联的特点,使用过硫酸盐热活化体系氧化聚乙烯醇,使其自身交联沉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能。用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改性,考察了过硫酸钾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改性纤维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水洗测试,探究改性纤维的亲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投加1 mL 0.1 g/mL的过硫酸钾将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在80 ℃下反应90 min发生自交联沉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亲水性能明显改善,并且在超声水洗2 h下依旧可以保持其亲水性能稳定,同时此改性方法不会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
基于CFD的梳棉机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
葛士豪, 李梦晗, 邢明杰, 李秋英
2025, 33(06): 17-26.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3
摘要
(
)
PDF
(129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梳棉机内气流流动规律,以JWF1217型梳棉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提出梳棉机流体域模型,并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梳棉机整体、滤尘区域与梳理区的气流压力场和速度场,并通过实际开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梳棉机内气流由工作辊旋转、滤尘管道抽吸及外部气流补入组成,整体压力分布合理,促进短绒与尘杂进入滤尘。滤尘管道内压力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递减,压降平稳,负压高效利用。刺辊落杂区存在涡流,可去除杂质、支撑纤维。锡林—回转盖板部位,近管道吸点处气流作用主导,远离吸点处机械作用更显著。锡林—道夫三角区,锡林与道夫表面的气流相互独立。研究结果可对梳棉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结构优化及性能提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维机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提综规律
王家轩, 欧阳屹伟, 柴 英, 宋 瑶, 龚小舟
2025, 33(06): 27-35.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4
摘要
(
)
PDF
(230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便捷地运用多综眼织机,实现参数的灵活调控与层数的自由配置,在多综眼织机织造的基础上,将三维机织物具体分为贯穿正交机织物、层间正交机织物、正交角联锁以及层间角联锁4种不同类型。在分区穿综法的理论框架下,对三维机织物的经纱编号、穿综规律以及提综规律进行了系统性定义与总结,简化了实际织造过程中的工艺复杂性和操作难度。通过上机实践操作,成功在多综眼织机上织造出了贯穿正交结构织物与正交角联锁织物,有效验证理论研究的成果,为三维机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变关键参数下Miura-ori结构机织物的性能
田源, 许巧丽, 薛惊理, 金光, 牟黄波, 杜赵群
2025, 33(06): 36-41.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5
摘要
(
)
PDF
(38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开发具有立体几何效果和功能性的织物,将折纸结构应用于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并制备了Miura-ori结构机织物。通过改变经纱参数和Miura-ori结构边长所夹角度α,制备了4种不同的Miura-ori结构机织物,论证了不同参数对织物力学性能和热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ura-ori结构角度为45°时,织物的保形性和透气效果最好;当结构角度相同时,高经纱线密度织物的硬挺度、透气性能、透湿性能优于低经纱线密度织物。Miura-ori结构机织物的研究可为开发新的纺织材料和工艺提供参考。
有色再生纤维的混色预测
王素丽, 赵连英, 马雷雷, 董福星, 顾学锋
2025, 33(06): 42-50.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6
摘要
(
)
PDF
(13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缓解废旧纺织品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避免剥色处理对环境造成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色再生纤维的颜色回收方法,开发了色纺纱纺制过程中的纤维混色数字化预测路径,以此提高色纺纱工艺中纤维混合打样配色的精度。首先选用数码测色法采集有色再生纤维的RGB数值,确定纤维样品参数,再通过色彩平均计算的方法计算混色纤维色彩,并与实际样品色彩进行神经网络拟合预测,实现混色样品色彩的数字化调控。该混色预测流程不仅能够快速打样预测,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还便于数字化颜色信息的沟通与表达。
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合成与性能
郭丁滔, 李家炜, 何贵平, 吴亮, 郭杰, 戚栋明
2025, 33(06): 51-61.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7
摘要
(
)
PDF
(91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水性高分子乳胶的性能,以C.I.分散红60为原料合成可聚合染料R60,再将染料R60与丙烯酸酯、氟硅单体一起,通过一锅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泡沫染色和涤纶织物丝网印花。考察不同氟硅单体比、R60添加量对着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耐干/湿摩擦、水洗牢度的影响,分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成膜固色机理。结果表明: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呈椭球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R60质量分数为3%且D4/D3F质量比为4/1时,杂化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为2.7 ℃,水接触角达93.9°;与纯丙烯酸酯自着色乳胶织物相比,引入氟硅链段的自着色乳胶着色织物的色牢度、手感及透气性均得到提高。氟硅链段在成膜过程的表面迁移特性,有利于胶粒在织物空隙更好的扩散,抑制胶粒在织物表面连续成膜,并赋予着色织物良好的着色性能。
织物自重弯曲的细观有限元模拟
顾冰菲, 唐文娟, 徐望, 袁子舜
2025, 33(06): 62-70.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8
摘要
(
)
PDF
(100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入理解织物弯曲性能,优化织物设计,建立了基于纱线级别的织物自重弯曲细观有限元模型。采用弹性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划分线性缩减积分实体单元,并对织物模型施加全局重力载荷和固定边界条件;通过添加阻尼控制显式求解出现的数值振荡,对比了有无阻尼对织物弯曲模拟的影响,模拟了7 cm长度的Kevlar®织物自重弯曲,发现有限元模型下落位移和变形角度与实验平均值差异小于6%;并通过轮廓相似度对比,显示织物有限元模型与试验弯曲形态基本一致;进一步建立了11 cm长度的Kevlar®织物和9 cm长度玻璃纤维织物弯曲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为从细观尺度研究织物弯曲性能提供了建模思路。
基于虚拟服装评价的女性久卧人群失能服装设计及压力模拟分析
2025, 33(06): 71-81. DOI:
10.12477/xdfzjs.20250609
摘要
(
)
PDF
(93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女性久卧人群对失能服装的舒适性需求和护理人员的护理便捷性需求,针对失能服装的舒适性、穿脱便捷性、护理便捷性和隐私保护性进行研究,优化设计了一款“伞”形结构和活动副裆的失能服装,并对失能服装进行主观评价及压力客观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失能服装有效提高了服装的穿脱和护理便捷性,其最大压力值为3.69 kPa,处于人体压力舒适性感知范围。在打揽方案测试中,波浪形打揽整体优于矩形和菱形打揽。波浪形打揽尺寸按照压力值大小排序依次为2.0、0.5、1.5、1.0 cm;矩形打揽尺寸依次为1.5、2.0、1.0、0.5 cm;菱形打揽尺寸依次为1.5、1.0、0.5、2.0 cm。研究的失能服装在满足压力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穿脱、护理便捷和隐私保护,该结果对研发适应性失能服装和打揽调节服装压力值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基于T-Apriori算法的纺织品质检数据分析
吕沿沿 , 薛文良, 魏孟媛, 马颜雪
2025, 33(06): 82-90.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0
摘要
(
)
PDF
(41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纺织品质检不合格数据在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对传统Apriori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元组的数据挖掘方法——T-Apriori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将数据的布尔矩阵压缩存储为三元组形式,从而有效减少存储空间并提升计算效率。针对支持度的确定,还提出了一种更为客观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候选1项集频数区间对应的候选1项集个数的变化趋势来调整支持度阈值,以更好地适应数据特性。结果表明:T-Apriori算法在与传统Apriori算法及其优化版本C-Apriori算法的比较中,表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其运行时间仅为传统Apriori算法的40%。尤其在数据量较大且支持度较低的情况下,T-Apriori算法的时间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证明其在大数据量和低支持度环境下具有更为优异的处理性能。通过采用T-Apriori算法,纺织品质检数据的分析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为质量监管和决策支持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环糊精包合大蒜素在普鲁兰/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负载及其抗菌性能#br#
周 林, 钱永芳, 吕丽华, 高 原, 周兴海
2025, 33(06): 91-99.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1
摘要
(
)
PDF
(9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蒜素(Alli)不稳定的缺陷,采用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将Alli有效包合到β-CD空腔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包合后的Alli负载到以普鲁兰(PUL)和聚乙烯醇(PVA)为纺丝基材的纳米纤维中,制备出具有抗菌活性的PUL/PVA@Alli/β-CD-IC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纳米纤维膜的形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物质相互作用和结晶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包封率,并依据平板计数实验测得试样抑菌率。结果表明:PUL/PVA@Alli/β-CD-IC纳米纤维膜的纤维连续且平均直径为(414.45±12.09) nm;Alli被有效包合于β-CD空腔中,且 PUL、PVA与Alli/β-CD-IC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在Alli与β-CD质量比1∶3时,Alli/β-CD-IC可获得最高包封率(98.6%),PUL/PVA @Alli/β-CD-IC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91±0.07)%。因此,PUL/PVA@Alli/β-CD-IC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在活性食品包装材料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热塑性聚氨酯-硼硅生物玻璃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体外生物性能
高付蕾, 刘 涛, 胡 蝶, 丁新波
2025, 33(06): 100-109.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2
摘要
(
)
PDF
(95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拓宽热塑性聚氨酯(TPU)纤维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以TPU为原料,以硼硅酸盐基生物活性玻璃(SeBSG)为功能性掺杂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SeBSG掺杂量的TPU-SeBSG复合纤维膜,并系统研究了SeBSG掺杂量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理化性能及相关生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SeBSG掺杂量的增加,TPU-SeBSG复合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复合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及复合纤维膜上的细胞活力值皆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TPU-SeBSG3复合纤维膜综合性能最好,其孔隙率可高达98%,吸水率较纯TPU纤维膜可增加20.10%,断裂伸长率能够保持在400%以上,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抗菌性(抑菌率大于90%)。此外,TPU-SeBSG3复合纤维膜能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异的体外生物活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己内酯/明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杨海贞, 王一冰, 马闯, 安宇博, 吕梦燕, 陈鸽
2025, 33(06): 119-125.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4
摘要
(
)
PDF
(92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选用聚己内酯(PCL)和明胶(GEL)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CL/GEL纳米纤维膜,并通过SEM、FTIR和XRD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此外,使用Cu2+作为目标离子,评估了PCL、GEL和PCL/GEL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CL/GEL纳米纤维膜具有多孔和均匀的纤维结构,平均直径为230.49 nm。当Cu2+初始质量浓度为600 mg/L、pH值为6和吸附时间为2 h时,PCL、GEL和PCL/GEL纳米纤维膜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2.99、22.73、27.42 mg/g。吸附等温线数据显示,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最为一致。以上表明,所制备的PCL/GEL纳米纤维膜为去除水中重金属微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驻极体对空气过滤用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王玉红, 肖焱, 崔青云, 杨文秀
2025, 33(06): 126-132.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5
摘要
(
)
PDF
(123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高效率、低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聚丙烯腈基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基二氧化钛(PGT)、聚丙烯腈基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基壳聚糖(PGC)和聚丙烯腈基二氧化钛/聚丙烯腈基壳聚糖(PTC)三种双层纳米纤维膜,并对上述三种双层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孔径、润湿性、拉伸强度、驻极性能及过滤效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经测试发现:相比其他两种纳米纤维膜,PGC性能优异,其平均孔径为3.50 μm,水接触角为13.1°,断裂强度为5.15 MPa,断裂伸长率为21.6%,初始表面电势为1.79 kV,7 d后稳定为0.96 kV,对PM2.5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9%,过滤阻力为92 Pa。结果表明PGC孔径分布合理,且具有良好的驻极性能和过滤性能。
聚对二氧环己酮Janus微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邢瑞权, 田 鑫, 郭俊宇, 程金雪, 郭敏杰
2025, 33(06): 110118. DOI:
10.12477/xdfzjs.20250613
摘要
(
)
PDF
(15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制备具有优异单向导湿性的可降解Janus微纳纤维膜,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NC)对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进行亲水改性,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CNC/PPDO亲水层,再通过逐层静电纺丝的方法在亲水层表面依次纺制PPDO本征过渡层及聚乳酸(PLA)疏水层,最终制得PPDO Janus微纳纤维膜。结果表明:CNC质量分数为15%的CNC/PPDO微纳纤维膜具有最佳的力学强度(4.39 MPa),且表面水接触角达49.5°,芯吸高度达103 mm,吸水率达190.28%,展现出优异的亲水性能。此外,本征过渡层PPDO微纳纤维膜与亲水层CNC/PPDO微纳纤维膜及疏水层PLA纤维膜间界面结合稳定,保障了水在层间的稳定流动,从而实现了PPDO Janus微纳纤维膜的单向导湿特性。这种以PPDO本征材料为过渡层的Janus微纳纤维膜在新型伤口敷料等医用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在线投审稿系统
作者登陆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新闻公告
双刊联合 | 诚邀全球卓越学者!共建《现代纺织技术》&《纤维生物工程和信息杂志》(JFBI)学术高地
2025-06-18
“科技论文的可视化美”专题学术讲座成功举行
2025-05-27
喜讯 | 《现代纺织技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2025-02-25
2020-2024年《现代纺织技术》刊发论文引文列表
2025-01-17
致谢!2024年度《现代纺织技术》审稿专家
2024-12-31
《现代纺织技术》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年会中屡获佳绩!
2024-12-24
编辑部助力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2024-11-06
《现代纺织技术》编辑部助力广西科技大学纺织学科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2024-10-22
《现代纺织技术》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24-09-24
关于编辑部2024年暑假工作安排的通知
2024-06-26
喜讯:《 现代纺织技术》入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24-05-27
《丝绸》《现代纺织技术》以历史最高排名入选“北大核心”
2024-05-07
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讲座如期举行
2024-04-16
关于《现代纺织技术》收取版面费的公告
2024-03-05
“一带一路”纺织青年学者论坛暨首届《现代纺织技术》 青年编委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23-12-27
第四届微结构大赛开始报名
2023-11-30
“一带一路”纺织青年学者论坛暨“丝韵华章”艺术巡展(南京艺术学院站)成功举办
2023-11-30
杂志社走访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中心
2023-10-16
杂志社党支部深入排版印刷企业开展调研和主题教育活动
2023-05-15
“双核心”期刊推介:编辑部走访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学院
2023-04-28
更多>>
期刊基本信息
1985年创刊,月刊
主管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编辑出版:《现代纺织技术》编辑部
主 编:陈建勇
学术副主编:许福军、马丕波、刘国金、
刘成霞
执行副主编:唐志荣
执行编辑:俞佳怡、胡姚
英文编辑:余晓娜
CN 33-1249/TS
ISSN 1009-265X
联系电话:0571-86843150(编辑)
0571-86843152(发行)
官方邮箱:att@zstu.edu.cn
下载中心
《现代纺织技术》2025年征稿启事
英文长摘要(研究技术类)
英文长摘要(综合评述类)
著作权转让协议
《现代纺织技术》投稿规范及说明(2025年版)
更多>>
友情链接
旧版网站
浙江省教育厅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理事长单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