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极性溶剂对间位芳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滕芝盈, 单才华, 张华鹏
    2016, 0(02):  1-3. 
    摘要 ( )   PDF (10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位芳纶纤维的染色困难限制了其在纺织面料上的应用。文章采用极性溶剂预处理间位芳纶纤维,探讨极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处理对间位芳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DMAc处理后,间位芳纶纤维的氢键结构、结晶结构以及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导致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以及分散染料染色上染率的极大提升。
    PA6/PE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的开纤工艺研究
    何淑霞, 胡国樑, 李霞
    2016, 0(02):  4-7. 
    摘要 ( )   PDF (13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锦纶6/聚乙烯(PA6/PE)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两种表征手段分析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纤维开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复合纤维的开纤程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从而得到了PA6/PE复合超细纤维的最佳开纤工艺,为PA6/PE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在生产上的加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红色素对 HBP-QAC 改性蚕丝织物染色工艺研究
    程荣煌, 沈晨康, 林玲, 张莹莹, 余志成
    2016, 0(02):  8-11. 
    摘要 ( )   PDF (6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银杏叶提取内生菌进行培养,分离内生菌所分泌的红色素,将红色素用于经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胺盐HBP-QAC接枝改性的真丝织物进行染色工艺研究。以染色织物的K/S值和相关的色牢度为考核指标,进行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的红色素对HBP-QAC改性真丝织物染色工艺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的较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pH为3,元明粉用量为15g/L,时间为60min。在该较优条件下所染织物的皂洗牢度达到5级,摩擦色牢度达4~5级,耐日晒色牢度3级。HBP-QAC改性后的真丝织物的表面正电荷增加,使得织物与染料之间的离子键作用力增强,故而使其染色真丝织物的K/S值和染色牢度提高。
    聚丙烯酸钠/淀粉复合糊料的制备工艺探究
    张爱平, 张军燚, 段鹏真, 张玲玲
    2016, 0(02):  12-17. 
    摘要 ( )   PDF (6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分析制备聚丙烯酸钠/淀粉复合糊料的影响因素:淀粉与AA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占丙烯酸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占丙烯酸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通过测定原糊的粘度、PVI,并对产物进行红外线光谱测试,以确定最佳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单体配比、中和度和引发剂这3个因素对复合糊料性能的影响较大,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单体配比、中和度、引发剂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淀粉∶AA=1∶9,中和度80%,引发剂0.15%(对单体总量),交联剂0.4%(占丙烯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80℃时,合成糊料性能相对最好。
    棉用抗皱剂BTP400的合成与应用
    郭云, 沈一峰, 杨雷
    2016, 0(02):  18-21,25. 
    摘要 ( )   PDF (6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三聚氯氰、聚乙二醇400为主要原料,合成含有双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的化合物 BTP400。考察合成工艺因素对BTP400产率的影响;以红外和质谱表征产物结构,并考察BTP400浸渍整理棉织物的抗皱 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化合物BTP400;在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条件下BTP400的产率为87.3%;当BTP400的质 量浓度为12g/L时,整理棉织物的干态折皱回复角由146°提高至207°;经过30次水洗后,整理棉织物干态折皱回复 角仍达到202°,耐洗性优良,且白度及断裂强力与原织物持平。
    椰油基葡萄苷及在织物抗皱整理中的泡沫性能研究
    金国标, 刘建华
    2016, 0(02):  22-25. 
    摘要 ( )   PDF (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椰油基葡萄苷(APG0814)为抗皱整理用发泡剂,采用剪切法分析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发泡及稳泡)性能,讨论抗皱整理助剂(抗皱剂TF-650、催化剂TF-651、醋酸)对APG0814水溶液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海藻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抗皱整理液(含APG0814、抗皱剂TF-650、催化剂TF-651、醋酸)的泡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PG0814水溶液的发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值;抗皱剂TF-650的加入降低了APG0814的稳泡性,但对发泡性影响不大;催化剂TF-651或醋酸加入后显著降低了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性能,但抗皱整理助剂浓度变化对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性能影响不大。海藻酸钠加入抗皱整理液后泡沫稳定性提高,但对发泡性提升不大,继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抗皱整理液的发泡性及稳泡性均有提高。
    色纺纱关键纺纱器材的选用分析
    李水有, 张毅
    2016, 0(02):  26-33. 
    摘要 ( )   PDF (7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色纺纱生产特性,分析胶辊、针布对色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环锭纺细纱 胶辊、梳棉机针布选型试纺,根据成纱质量对比结果决定器材的选用。结果表明:聚氨酯胶辊具有极其优良的弹性, 较佳的耐磨性和抗粘附功能,满足色纺纱多品种、少批量、高品质的要求,能有效改善色纤维可纺性,提高成纱条干 水平;使用基厚较薄和双曲面锡林针布,可提高锡林表面的纤维从锡林到道夫间的转移能力,避免过度梳理和减少梳 理对纤维的损伤,有利于提高成纱强力和条干水平,横向齿密加大,可增强对纤维的分梳效果,降低成纱棉结、色结 ,特别是明显色结。
    聚氨酯胶辊在纺纱节能降耗领域的新技术及应用实践
    刘国卫
    2016, 0(02):  34-36. 
    摘要 ( )   PDF (6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聚氨酯胶辊与丁腈胶辊的性价比分析,提出聚氨酯胶辊的突出特点,通过技术创新,针对长期以来聚氨酯胶辊一直未能在纺织领域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中瑞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在胶辊自动化制造、性能优化、胶辊磨砺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指出传统胶辊在目前纺织紧密纺、紧密赛罗纺存在的弊端;聚氨酯胶辊目前高速、高产、大定量纺纱工艺的趋势下,适应了纺织技术的发展,为纺织行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化,提供了较为优质的纺纱牵伸新型器材,有利于纺织企业的节能降耗和纺纱品质的提升。
    细纱高速纺纱选用钢领、钢丝圈的探讨
    陈伟, 陈标
    2016, 0(02):  37-39. 
    摘要 ( )   PDF (7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纱在高速纺纱过程中,在不增加断头和能耗的前提下,增加纺纱速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阐述了高速纺纱对钢领钢丝圈的要求及验证两者匹配效果的方法。简明介绍了无锡市求盛纺织有限公司近几年来通过材料、设备和热、表面处理等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在新型高速钢领钢丝圈及特殊规格钢领方面取得突破。钢领和钢丝圈之间摩擦系数小且一致性好,上车周期短、节能佳、寿命长、高速集聚纺和高速环锭纺纱适应性强,将是今后较长时间内环锭纺纱钢领和钢丝圈的发展方向。
    纺纱关键器材的发展与选用
    孟进
    2016, 0(02):  40-45. 
    摘要 ( )   PDF (9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纺纱企业选好和用好纺纱关键器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纱线质量,也影响纺纱效率和企业的效益。文章介绍纺纱关键器材的最新发展情况,提出了纺纱关键器材的选用原则,分析了梳理器材、牵伸器材、加捻卷绕器材的特性,其中:梳理器材包括梳针棉布和精梳梳理元件;牵伸器材包括摇架、罗拉、胶辊胶圈、上销下销和网格圈;加捻卷绕器材包括锭子、钢领钢圈和筒管。纺纱企业应重视关键器材的选用和管理,应选用质量上乘、服务良好、性价比高的产品,这是纺纱企业提高质量、开发产品、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第17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展出的纺纱机械与纺纱器材技术创新的评析
    章友鹤, 赵连英, 毕大明, 陈璟
    2016, 0(02):  46-50. 
    摘要 ( )   PDF (7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第17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的纺织机械器材技术创新情况。从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络筒各工序机械及器材的技术创新进行梳理,指出此自动化、智能化、信息网络化是纺纱机械的发展趋势,重视纺纱器材的优选,充分发挥其在纺纱中“尖兵”作用。从此次展会上展示的国内外纺纱装备及各类纺纱器材分析,国内生产的纺纱机械装备与各种纺纱关键器材其技术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有的已接近国外水平,可以取代进口。积极用国内生产性能优良的纺纱机械与纺纱器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
    一种新型罐蒸设备的研制
    王勇, 耿亚琳, 罗俊, 朱从利, 赵庆永, 赵光明
    2016, 0(02):  51-54. 
    摘要 ( )   PDF (9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罐蒸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制背景及总体设计思路,通过新工艺技术与我国传统毛纺面料后整理工艺技术的比较,阐述了CMB 201150型罐蒸机的研制、主要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主要创新点,论述了智能匹配工艺、适时分步控制、三工位并行功能等新技术。
    纯棉高支高密品种无PVA上浆实践
    王恒刚, 曾勇
    2016, 0(02):  55-57. 
    摘要 ( )   PDF (6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新型环保浆料CD-DF868的性能特点,并通过CD-DF868浆料新配方工艺与PVA传统配方的浆纱与织造效果对比分析表明:应用CD-DF868浆料可替代100%的PVA浆料,实现无PVA环保上浆,满足用户对产品绿色环保的质量要求,更好地适应当今市场对绿色环保的需求。
    从出土文物看新疆各时期的缂毛产品
    徐红, 何元园
    2016, 0(02):  58-61. 
    摘要 ( )   PDF (10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新疆历年出土的缂毛文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缂毛在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夏商时期新疆的游牧民族就已经掌握了缂织技术,出现了用缂织方法生产的缂毛产品,此后在新疆各地陆续有缂毛产品出土,到汉魏时期缂织技术更为成熟,技法多样,产品精致;除本土产品外,还发现了的极其精致的希腊神话中半人马人物“Centaur”的缂织壁挂残片,该产品被认为是经丝绸之路流入我国的舶来品。
    毛/粘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洗涤方式重要性探讨
    楼陈钰
    2016, 0(02):  62-64. 
    摘要 ( )   PDF (6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从碱性次氯酸钠溶解粘胶纤维的机理出发,研究了GB/T 2910.4—2009标准中采用稀乙酸溶液中和步骤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不同中和洗涤方式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钠会对粘纤造成损伤,不采用稀乙酸溶液冲洗中和,直接用水清洗,粘纤d值对标准有较大偏离,边浸泡边搅拌的中和方式相对来说最为准确和有效。